【大使在台灣】「以色列會盡力協助台灣」 游瑪雅談台海危機:備戰與對話缺一不可

九月 6, 2025 - 02:49
 0  0
【大使在台灣】「以色列會盡力協助台灣」 游瑪雅談台海危機:備戰與對話缺一不可

以色列駐台代表游瑪雅自2023年上任以來,持續推動雙邊經貿、科技等多元領域合作,但最受外界關注的仍是低調卻敏感的國防合作,過去曾有傳聞指出台灣飛彈研發受以色列技術協助。游瑪雅接受《上報》專訪時,對此僅表示,以色列和台灣一樣都擁護民主價值,面臨著某些政權的威脅,而以色列「會盡最大努力提供協助。」

以色列駐台代表游瑪雅上月底接受專訪時,身穿一襲連身洋裝,左胸別著象徵盼望人質獲釋的黃絲帶別針,親切地向我們介紹以色列的沙漠地理環境,並感嘆來到台灣後,眼前隨處可見的山川綠地,帶來截然不同的感受,直言「非常喜歡」。

游瑪雅(Maya Yaron)於2023年8月擔任以色列駐台代表,是以色列自1993年在台北設立代表處32年以來,第3位女性駐台代表。她指出,以台雙邊合作遍及經濟貿易、尖端科技、藝術音樂、醫療健康、學術交流等領域。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Israel In Taipei(@israel_in_taipei)分享的貼文

台以軍事合作祕聞滿天飛 游瑪雅僅回:會盡力協助台灣

不過,比起這些領域,在台灣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兩國秘密軍事合作的傳聞,最常提到的就是台灣「雄風飛彈」為以色列天使飛彈的仿製品,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2022年5月接受鏡電視訪問時曾表示,「包括地對地的青鋒飛彈,台灣F-5E戰機升級計畫,以色列有進行一些協助。」不過,這些國防合作都並未得到公開證實。

海軍機動飛彈車射擊雄風二型反艦飛彈。(取自國防部)

上報記者詢問游瑪雅以台是否在國防領域有進行相關合作時,她僅表示,「我會說我們關係很好,而且會討論所有跟雙方有關的共同利益問題,並推進那些對雙方都有利的合作。」由於事涉敏感議題,她沒有對此多做說明,但也強調,「我們一直都有在觀察,並確保自己盡最大努力協助台灣。」她說,身為民主國家的台灣和以色列秉持著相同的價值觀,「我們都面臨著非常相似的挑戰,來自某些政權。」她指出,以色列面臨著伊朗和恐怖組織的威脅,「我們也傾聽你們所認為的威脅,並盡我們所能提供協助。」

游瑪雅返鄉聽見空襲警報 籲台灣對話和備戰兩手並行

由於以色列現正處於薩戰爭,讓她對戰爭下的恐懼生活有深切感受,「我7月回以色列探望家人、朋友和我父母,我們現在正遭受攻擊,響起空襲警報聲,飛彈正在轟炸我們的城市。」因此,當我們談到台海被列為戰爭熱點時,她想說的第一句話是,「盡可能避免戰爭。這意味著要始終保持對話和溝通管道,同時也要做好準備。我們必須做好準備,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她指出,尤其在以色列被巴勒斯坦武裝組織(Hamsa)攻擊後,他們清楚意識到以色列需要更多的準備,並保持對話暢通。

除了國家要做好準備外,人民面對戰爭的心理素質也很重要。她坦言,被戰爭陰影所籠罩的每個人都有絕望、崩潰、無助的時刻,覺得自己沒辦法再撐下去了,「但當你有強大的社群時,這就是支撐你的力量。」她認為,以色列人在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我想,現在所有到以色列旅遊的人,我聽到的都是,『我們是來支持你的』,讓你們知道你們並不孤單。所以許多遊客返國後,反而覺得自己變更堅強。」她說,這是因為他們看見以色列社會如何在困境中展現團結合作的力量,「當你有強大的社群時,這就是支撐你的力量,這就是所謂的韌性。」

戰爭除了粉碎了百姓的生活,也可能動搖民主制度的根基。游瑪雅指出,戰爭或任何緊急狀況都會對民主體制造成巨大壓力,遠超過平時所能承受的程度。「我們需要維護並堅守我們的民主。這非常重要,但並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新創國度背後仰賴台灣晶片製造力 盼台企積極布局以色列

國防戰略的重要支柱之一就是科技發展。人口僅逾1000多萬的以色列,在支持新創政策方面頗為積極,是數千家新創公司的創辦地和總部。根據美國國務院2024年《投資環境報告:以色列》中指出,以色列擁有超過300個跨國研發中心(R&D centers),其中將近3分之2是美國企業設立的;同時,目前在美國那斯達克(NASDAQ)交易所掛牌的以色列公司有131家,數量位居全球第4,僅次於美國、加拿大和中國。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Israel In Taipei(@israel_in_taipei)分享的貼文

被稱為「新創國度」的以色列也相當看重與台灣在科技領域的合作。游瑪雅指出,位在以色列的新創科技公司仰賴台灣優秀的製造能力,包括醫療、農業與能源,「我認為以色列幾乎所有的科技技術,都離不開這裡(台灣)生產的晶片。」她舉例,美國晶片設計大廠輝達(NVIDIA)的許多尖端晶片就是在台積電(TSMC)製造的,而輝達最大的研發中心就在以色列,「而且他們(輝達)7月才宣布,將在以色列建立一座新研發中心,規模是原來的3倍。」游瑪雅解釋,以台科技合作並非針對特定項目,而是在以色列的各領域跨國科技公司都仰賴台灣的製造技術。

游瑪雅坦言,雖然許多國家的企業將研發中心設在以色列,但當中卻沒有台灣公司,所以兩國科技合作仍須大力推進,畢竟台灣對以色列來說相當重要,「對以色列來說,台灣在亞洲是排名第4的重要市場……我們對台灣的出口比對日本還多,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合作缺乏統一窗口 游瑪雅嘆台灣多頭馬車制度成阻力

然而,游瑪雅在推動雙邊合作時,仍會不時遇到阻力。她指出,雖然台灣與以色列同為民主國家,但在社會制度上仍存在巨大差異,加上語言溝通的障礙,雙方往往需要投入相當多的時間,才能逐步理解並磨合彼此的做事方式。

她舉例在以色列,因為可能隨時遭到攻擊,所以累積了許多緊急應變方面的經驗,包括如何應對大規模傷患事件、醫院因戰爭受損時該如何持續運作、在緊急狀況下如何快速分配血液資源,以及宣導民眾在空襲警報響起時的正確反應。然而,當以色列想把這些經驗引介到台灣時,卻發現兩國制度上的落差,「(台灣)有時是中央政府主導,有時是地方政府,有時又是民間團體。」這種多頭馬車的格局,讓游瑪雅團隊內部每天都在討論,如何在兩種制度之間搭建有效溝通的橋樑。

除了政治制度上的不同,隨著加薩戰爭爆發,她也發現民眾對以色列的態度出現微妙的變化。游瑪雅指出,自己在以色列外交部工作已逾20年,過去在大學等場合進行交流時,人們往往樂於參與討論並耐心傾聽,但她抵台後2個月就爆發加薩戰爭,影響了以色列的國際形象與外交關係,「我發現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意願逐漸減少。年輕人、大學學界開始不願意深入討論、仔細傾聽。」她補充,人們更傾向從社群媒體快速接收資訊,「大多數人在社群上只是迅速看一眼標題或照片。」而這種趨勢讓游瑪雅在各領域進行外交溝通時更加窒礙難行。她強調,現實遠比二元對立的「好與壞」複雜,「有些議題,我很願意去談、去討論,但現在人們興致缺缺,我們必須去尊重這一點,並且做出調整。」

「別一看到以色列人就覺得是壞人」 游瑪雅駁以國想控制加薩說法

以色列於2023年10月被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攻擊,引爆加薩戰爭。隨著時間推移,以色列憑藉壓倒性軍事力量,不斷擴大在加薩的攻勢,半島電視台8月7日報導,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接受美國媒體福斯新聞(Fox News)訪問時表示,以色列想要控制(control)整個加薩走廊(entire Gaza Strip)。各國領導人紛紛譴責以色列在加薩的軍事行動,歐洲盟(EU)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4月14日曾表示,以色列有權自衛,但其目前行動已超出適當自衛的範圍。

游瑪雅被問及此問題時表示,「我覺得這裡的措辭非常重要,我們並不想控制(control)加薩。」她指出,以色列在這場戰爭中真正想達成的有3個目標,當中最重要也最優先的是帶回人質;第2個則是要確保以色列不再受到恐怖組織的威脅,「以色列和台灣一樣都是很小的國家,但卻沒有海洋作為屏障,敵人就在我們的邊境上,所以我們必須確保他們無法再攻擊我們,且讓他們不再有軍事能力。」她續指,第3個目標是未來統治加薩的人,不會對以色列構成任何威脅。游瑪雅坦言,要同時達成這3個目標非常困難,是需要時間才能達成。

然而,以色列時報(The Times of Israel)8月26日報導,卡達外交部發言人安薩里(Majed al-Ansari)表示,目前停火與人質交換的方案「符合以色列90%的要求」,但從以色列遲遲尚未回覆的態度來看,「他們似乎不想達成協議」。游瑪雅對此表示,「談判非常艱難、極具挑戰。很多時候在最後一刻,哈瑪斯會改變立場,情勢也會隨之改變。」

她指出,雖然沙烏地阿拉伯、法國等共17個國家在7月29日曾發聯合聲明,呼籲哈瑪斯放下武器、結束對加薩的統治,但當以色列面臨國際社會排山倒海的批評聲浪時,有時仍讓她感到相當不滿,「為什麼沒有人對哈瑪斯施壓?為什麼不去對那個攻擊以色列的恐怖組織施壓?這場戰爭不是我們要的,也不是我們挑起的,是他們攻擊我們。」她強調,「所謂的『巴勒斯坦是受害者,以色列是壞人』並不是事實,現實比這還要更複雜。」

身為2個男孩的母親游瑪雅說,自己最希望的是小孩能生活在和平中,不用擔心在家裡會被攻擊。目前她的2個小孩分別為17歲和15歲,並隨母親一同來台灣居住,現正就讀於一所國際高中。在訪談尾聲,游瑪雅重申,以色列和台灣同樣都擁有傳統與現代的一面,「我們非常重視家庭價值,但同時也很看重個人,」並強調,「大家不要看到以色列人的時候就想說,『哦!他們是壞人!』,大家真的要記住,我們正在打一場不是自己選擇的戰爭,而我們只希望這場戰爭能快點結束。」

你的反應是什麼?

喜歡 喜歡 0
不喜歡 不喜歡 0
喜愛 喜愛 0
有趣 有趣 0
憤怒 憤怒 0
悲傷 悲傷 0
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