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坦克》關稅衝擊下的全球供應鏈再布局與台灣契機

從各大廠的應變策略中,可歸納出三大趨勢:在地化生產、多元產地布局、與彈性成本轉嫁(圖為 Flexport 飛協博全球物流747貨機)。(攝影/鄭國強)
川普2.0關稅風暴:七個月的全球供應鏈衝擊
2025年川普重返白宮後,關稅再度成為「讓美國再度偉大」的主要工具。自2月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IEEPA)對中、加、墨加徵關稅,到4月進一步擴大為10%「基準關稅」與各國不等的「對等關稅」以來,短短七個月內,全球供應鏈陷入劇烈震盪。關稅談判持續變動,稅率難以定案,使企業面臨高度不確定性。跨國品牌被迫快速調整布局,一方面要消化因關稅導致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面又必須維持市場穩定供貨。在這樣的情境下,跨國企業展現出不同的供應鏈應變模式,可做為台灣企業思考的方向。
跨國品牌的供應鏈應變模式
P&G模式:在地化生產的成本轉嫁
美國日用品大廠P&G改變供應鏈策略,將美國本地銷售的九成產品改為「在地生產」,以取代對進口產品的依賴,少部分原料、包裝材料和成品仍由中國進口,即便如此,預估關稅成本將達10~15億美元(約占其美國市場營收的8~12%),相較於2024年同期,成本壓力激增15%,並自8月起反映到1/4產品售價,漲幅2.5%~6%。在台灣市場,市售產品已少見美國製造,而多改為中國或泰國等地生產,但售價並未因成本降低而下調,台灣消費者某種程度上成為了替P&G吸收美國關稅成本的群體。
花王:三重布局的風險分散
日本品牌大廠花王(Kao)將美國認定為亞洲地區以外的最大市場,供應鏈因應策略有三個方向:一是「美國在地化」,強化美國本地生產,增加在美的產線投資,擴建原料與最終產品供應鏈;二是「分散出口路徑」,將原本由日本供應的產品,改由如泰國等關稅較低的東協基地出口至美國;三是「亞洲區域運籌」,將亞洲市場部分產品轉向由中國或泰國供貨。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市場除部分由花王本地廠供應外,整體售價並未隨供貨來源轉換而調整,顯示強勢品牌力足以支撐價格溢價策略。
LG H&H:產品分層的混合布局
韓國LG生活健康(LG H&H)對美市場策略為保留核心高端美妝品由韓國生產,但周邊或入門款交由北美合作廠商製造;中價位彩妝與大眾護膚品牌產品則改由北美ODM(設計製造);日用品則加速透過美國當地OEM(委託代工)就近供應。此外,也布局東協生產基地,例如於中國、越南投資設廠,並與泰國、印尼OEM廠合作,就近供貨台灣與亞洲市場。
供應鏈多重布局的趨勢
綜觀三家大廠的供應鏈決策,反映不同的應對思維。P&G傾向「全面在地化」、花王則是透過「三重策略分散風險」、LG H&H則採「分層次的混合式布局」,這些跨國品牌嘗試在不確定中尋求出路。
透過多元產地布局,企業能有效避免依賴單一生產據點,並確保供貨能快速切換。對企業而言,除了新建工廠外,也可考量自身的產品定位,透過併購、合資或與當地OEM/ODM合作,來分散風險並降低進軍美國的成本。雖然這些策略是以美國市場為核心,但外溢效果也反映在台灣市場的產品來源和價格結構上。
從台灣市場看跨國品牌的供應鏈成本轉嫁
美國關稅政策的效應正重塑全球市場格局,台灣市場便是典型案例。觀察台灣市場,可以清楚看到關稅帶來的轉嫁結果。P&G因在美國在地化而提高售價,但台灣卻進口更多中國製產品,價格未見下降;花王部分品項透過中國或泰國工廠出貨,仍維持品牌溢價;LG則以混合式布局持續將亞洲市場作為產品分流的出口。儘管台灣並非這些跨國品牌的主要戰場,卻無形中承受了跨國品牌全球調度的壓力,成為轉嫁成本的緩衝市場。
8月底美國上訴法院已裁定以IEEPA加徵關稅違法,但暫時允許維持至10月14日。若最高法院在此之前未有行動(例如受理上訴、發布新的暫緩令或作出裁定),行政部門須依法撤銷此關稅;若受理上訴,最終判決可能要等到2026年上半年。
值得注意的是,此判決不影響依《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國安考量)和《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不公平貿易行為)對中國特定商品加徵的關稅。此外,川普也可能進一步擴大這些條款的適用範圍。因此,企業在全球布局決策時,仍須持續應對這種不確定性。
台灣的下一步:從被動應變走向主動布局
從各大廠的應變策略中,可歸納出三大趨勢:在地化生產、多元產地布局、與彈性成本轉嫁。川普2.0關稅政策考驗全球貿易秩序與供應鏈,台灣市場也承受關稅成本轉嫁的狀態,但這波供應鏈重組浪潮也為台灣帶來新的機會。
對台灣而言,應對美和非美市場採取差異化策略。面對美國市場,可透過與策略夥伴合作,取代直接投資設廠,以降低布局風險;針對非美市場,則可積極爭取歐洲等國的中高階品牌來台OEM/ODM,藉此強化就近服務亞洲市場的能量。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新常態之際,台灣應把握關稅帶來的重塑契機,提升自身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此時,政府亦應強化政策支持,提升台灣企業競爭力,讓台灣成為跨國品牌布局亞洲市場的重要夥伴。
更多信傳媒報導
中國半導體設備已是世界第6大、三星也用中國EDA軟體 韓國專家擔憂半導體產業被超越
柬埔寨詐騙園區連香港警察都拐 港警務處處長證實人已回港並請辭
百貨上半年成績單》新光三越因台中還沒滿血復活 遠百趁勢突圍逆勢成長
你的反應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