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創下最年輕女裝職類國手紀錄 葉怡君縫出金牌教師之路

九月 7, 2025 - 22:15
 0  0
曾創下最年輕女裝職類國手紀錄 葉怡君縫出金牌教師之路

葉怡君教師(右二)榮獲民國113年師鐸獎。(圖片來源/教育部)

曾以十九歲之姿,創下當時最年輕「女裝職類國手」紀錄的三民家商服裝科葉怡君老師,走過生活只有練習與比賽的歲月,最終在國際女裝職類競賽中勇奪銀牌。如今,她將自身經驗傳承給選手,迄今已培育出至少五面國內外競賽金牌國手。
談起縫紉啟蒙,葉怡君說,一切要從一臺手提縫紉機開始。從小在家跟著媽媽手作,國中時期,因常與朋友外出讓父母擔憂,便寫紙條向母親表達想學車縫的心願,承諾若能擁有縫紉機,便會專注學習。沒想到三天後,真的收到一臺當時價格不斐的手提縫紉機。

少女夢想起點:一台縫紉機

在母親鼓勵下,葉怡君選擇就讀高職服裝科,雖有自學基礎,但被選上參加技能競賽時,仍得從零開始訓練。她回憶,那段期間幾乎每天從早上七點練到深夜十二點,甚至夢中都在縫衣,過程艱辛難以言喻。然而憑藉毅力與實力,葉怡君創下最年輕女裝職類國手紀錄,參加國際賽事奪牌,之後更保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開啟教學與選手培訓之路。

長達14年的國手培訓經驗,葉怡君談起訓練訣竅,認為關鍵在於「選才」。她強調,第一步是觀察學生的基本功,尤其是否具備「耐心」,這是成為優秀選手不可或缺的特質。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她不會立即給出解答,而是鼓勵他們先自我反思、嘗試解決,也可以與同儕討論、尋求協助。

高壓訓練,模擬真實賽場

進入選手階段後,訓練強度提高。葉怡君坦言「在訓練過程中,我是非常嚴格的。」雖希望學生能自我要求、力求完美,但她也會依照學生的狀況調整訓練方式,確保跟得上進度。她認為,沒有絕對適用的訓練模式,因此會提前模擬參賽情境,打造一個「無人協助」的環境,訓練學生在壓力下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接近分區賽時,原本高強度的訓練節奏也逐漸調整。葉怡君觀察細膩,能從學生的動作、態度與進度中察覺壓力變化。此時,她會轉變角色,從嚴格教練變為傾聽的朋友,以關心代替指導。她說「要避免選手陷入賽前缺乏信心的死胡同,鼓勵就很重要。」

全心投入,無私奉獻

在培訓國手的道路上,付出的時間早已無法計算。葉怡君的先生打趣說「只要一開始準備比賽,我老婆就像丟了一樣。」為了不耽誤備賽進度,無論學生多晚在通訊軟體上留言,她總是第一時間回覆。

對師生雙方而言,備賽歷程極為艱辛。然而葉怡君從不居功,她始終謙遜地說,自己只是努力「推」著學生不斷往前走。正是這份全心投入、無私奉獻的精神,讓葉怡君在培育金牌選手的路上持續發光發熱。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綠光劇場《八月,在我家》演員們舉重若輕的演技完美詮釋「家庭關係的角力拉扯」
當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VR、AR 與 AI 科技如何扮演促進高齡者身心健康的關鍵助手?
我是男生也是幼教師:用溫柔翻轉印象

你的反應是什麼?

喜歡 喜歡 0
不喜歡 不喜歡 0
喜愛 喜愛 0
有趣 有趣 0
憤怒 憤怒 0
悲傷 悲傷 0
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