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誤以為痊癒5年不追蹤 回診竟是15公分肝癌!肝膽胰專家:肝指數正常也不能大意

B肝影響超過180萬台灣人,是肝癌主因。掌握篩檢、追蹤、治療三步驟,才能真正遠離肝癌。(圖片來源/freepik)
2025年世界肝炎篩檢週正式啟動,台灣癌症基金會、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等四大基金會共同舉辦響應記者會,並邀請立委、國健署代表以及肝膽胰專家出席,推動全民關心一句:「B肝篩了沒?」
台灣每年超過1萬人罹患肝癌,最新死因統計中更高居癌症死因第2名,平均每天21人死於肝癌。醫界一致指出「要預防肝癌,從B型肝炎著手最關鍵。」
肝癌居十大癌症死因第二,70%與B型肝炎相關
依據2024年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國內一年就有10,433人確診肝癌,是民眾最常罹患的第4名癌症;死亡更不容小覷,肝癌高居十大癌症死因第二名,僅次於肺癌。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楊宏志指出,肝癌高達70%與B型肝炎相關,C型肝炎約佔20%,其它因素僅約10%,換句話說,只要把B肝管理好,全台肝癌就能大幅下降。
然而B肝帶原在台灣極為普遍,約180至200萬人為B肝帶原者,其中更有30–40萬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帶原。這使得B肝被專家稱為「最沉默也最兇猛的國病」。
沒症狀不代表沒事!B肝可能悄悄走完「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B肝早期多半沒有症狀,常見到病人「覺得自己一切正常」,卻在某次健檢或不適後才發現肝臟早已出現問題。
高雄醫學大學校長、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余明隆說明,只要病毒長期依附在肝細胞,就可能依序走向:肝炎、肝硬化、肝癌。這條「肝病三部曲」需要多年累積,但卻可能在無聲無息中發生。
臨床統計顯示,40%帶原者會發展成慢性B肝(肝臟持續發炎);15–20%慢性B肝患者會進展成肝硬化;每年3–5%肝硬化患者進展成肝癌。
楊宏志也表示,令人擔憂的是,即使肝指數正常,也不代表肝臟沒有持續受損。因此,定期追蹤與早期介入,成為防癌最重要的關鍵。
誰是高風險族群?1986年前出生者最應該篩檢
台灣自1986年全面施打B肝疫苗,讓年輕世代感染率大幅下降。然而所有醫師都提醒「1986年前出生者,是最大風險群。」因為這個「疫苗斷層世代」多半未接種B肝疫苗,帶原率遠高於年輕人。除此世代之外,其他高風險族群也應主動篩檢,包括:
1. 洗腎患者
2. 免疫不全者或需使用免疫抑制劑者
3. 曾接受器官移植者
4. 家族有B肝感染史者
5. 曾接受血液製劑治療者
國健署已自今年8月起提供75年次以前出生至79歲民眾「終生一次免費B、C肝篩檢」,並鼓勵民眾在世界肝炎篩檢週互相問候:「你B肝篩了沒?」

如何防治肝癌?把握B肝三要:要知道、要追蹤、要治療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提出「B肝防治三要」,被視為目前最重要的防癌指引,即:
1. 要知道:主動篩檢是第一步
台灣B肝診斷率僅約66%,仍有數十萬人不知道自己帶原。專家提醒,不知道、沒症狀,不代表沒風險。因此建議所有39歲以上成人一定要終生至少篩一次B、C肝。
2. 要追蹤:帶原者須固定回診
目前台灣只有20–35%帶原者有穩定追蹤,遠低於WHO設定的80%治療覆蓋率目標。余明隆指出,病毒狀態會變動,因此追蹤極其重要。建議:
.已肝硬化:每3個月追蹤一次
.尚未肝硬化:每6個月追蹤一次
余明隆表示,民眾最常見的錯誤觀念是「HBsAg轉陰就不用追蹤了。」他分享,有病人多年穩定追蹤,卻因表面抗原轉陰而中斷回診,直到腰不舒服就醫才發現罹患15公分肝癌,突顯追蹤的重要性。
3. 要治療:藥物可有效抑制病毒、降低肝癌風險
余明隆也表示,台灣目前採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可穩定抑制病毒複製,顯著降低肝硬化與肝癌風險。有研究顯示未抑制病毒者,8年肝癌發生率7.8%;病毒完全抑制者降至5.6%;若達「HBsAg表面抗原清除」,更只有0.6% (表面抗原完全消失是目前最佳的治療成果)。因此他強調,只要持續接受治療與追蹤,肝癌確實是可大幅預防的疾病。

邁向B肝「功能性治癒」,讓肝癌預防更可能
近年全球肝病治療策略以達成「功能性治癒」為目標,也就是:
.血中測不到HBsAg
.測不到HBV DNA
.停止治療後仍可維持至少24週
雖現階段仍不容易達成,需期待未來新藥,但醫界一致認為「功能性治癒」能明顯降低肝硬化與肝癌風險,是B肝治療的最佳結果。

專家呼籲政府、醫療體系、學術界及民眾四方共同努力,政府應擴大診斷、追蹤、治療覆蓋率,醫療體系提升篩檢便利性與追蹤品質,以及學術界制定治療指引、加強醫師教育,呼籲民眾把握「39–79歲終生一次免費B肝篩檢」政策,讓民眾早篩、早追蹤、早治療,拒絕肝癌遺憾發生。
更多信傳媒報導
「鄭黄會」成黃國昌參選起手式 藍白合三模式卡在新北市長大選
卓榮泰宣示「全面迎戰」後首度備詢 怒斥傅崐萁:你先全面開戰我才必須備戰
梁云菲輕生獲救...什麼是「前額葉失能」?精神科醫解析非典型憂鬱症如何悄悄發作
你的反應是什麼?
喜歡
0
不喜歡
0
喜愛
0
有趣
0
憤怒
0
悲傷
0
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