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真的开始消灭工作岗位了吗?
在全球对人工智能在劳动力市场中影响力日益增长的担忧,以及围绕自动化浪潮加速下人类工作岗位未来的争论日益激烈之际,亚马逊本周宣布裁员约1.4万名行政人员,从而在经济和技术界引发了广泛讨论。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这一决定重新点燃了人们的担忧,即此举可能标志着大型公司与人工智能关系新阶段的开始,在这个阶段中,就业格局将被重塑,人类将被算法取代,并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关键领域。
人工智能身陷囹圄
亚马逊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行列,这些公司将其裁员决定归因于人工智能提供的“效率机会”。例如,专注于在线教育的Chegg公司最近宣布裁员45%,原因是“人工智能带来的新现实”,而Salesforce公司则解释裁员4000名员工是因为“人工智能代理”能够高效地执行任务。
UPS公司还透露,自去年以来已裁减了4.8万个工作岗位,公司经理将这一决定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发展联系起来。然而,分析师警告不要过分夸大人工智能对近期裁员潮的全部责任。
经济学家对原因的争论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执行董事玛尔塔·吉姆贝尔表示,“根据公司的声明来确定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可能是最糟糕的理解方式。”
她补充称,许多此类决定反映的是“每家公司特有的动态,而非技术的直接结果”。
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自2022年以来,易受人工智能影响的工作岗位普及与失业率上升之间存在关联。
但匹兹堡大学教授摩根·弗兰克进行的平行研究发现,“实际影响仅限于办公室和行政工作”,因为在2022年11月ChatGPT发布之后,这些类别申请失业救济金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然而,弗兰克强调,“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和行政人员都变得更加艰难,但不能断定人工智能是其中的唯一原因。”
经济周期在现象中的作用
吉姆贝尔解释称,亚马逊和微软等大型科技公司在新冠疫情期间过度扩张招聘,当时美联储将利率降至接近零,这使得这些公司现在处于“结构性调整”阶段,而非对人工智能浪潮的反应。
这位研究员补充称,许多正在发生的事情“并非新鲜事,而是类似于公司根据经济周期扩张和收缩的传统模式”,但她指出,未来的挑战在于“区分周期性损失和自动化及人工智能造成的损失”。
亚马逊走在转型前沿
亚马逊宣布,它正在努力变得“更具组织敏捷性”,以利用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该公司在今年7月实现了强劲的财务业绩,年销售额增长13%至1677亿美元,从而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恩里科·莫雷蒂认为,亚马逊等大公司“处于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裁员行动的最前沿,因为它们既是这项技术的生产者,也是受益者”,但他补充称,“目前的部分裁员可能只是疫情期间过度招聘后的修正。”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劳伦斯·施密特表示,“亚马逊凭借其庞大的规模,能够以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实现工作自动化”,他补充称,该公司可能会选择“停止在某些可以自动化的部门招聘更多员工”。该报告在最后指出,美国科技行业的未来就业将更多地受到“工作再分配”而非彻底取消的影响,而影响显而易见的人工智能,将仍然是受货币政策和全球经济周期塑造的更广泛经济图景的一部分。
你的反应是什么?
喜欢
0
不喜欢
0
喜爱
0
有趣
0
愤怒
0
悲伤
0
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