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掉进“非美即中”的陷阱

11月 4, 2025 - 18:41
 0  0
别掉进“非美即中”的陷阱

Club 提要:巴西学者、“巴西247”传媒国际版主编若泽·雷纳尔多·卡瓦略(José Reinaldo Carvalho)近日撰文指出,巴西应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拒绝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他指出,卢拉与特朗普的会晤虽具建设性意义,但巴西必须警惕美国试图借此拉拢、诱导巴西疏远中国的战略意图。文章强调,中巴命运共同体建设已取得实质成果,涵盖贸易、科技、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合作,为巴西带来了现代化机遇与战略自主空间。相反,若陷入“非美即中”的二元对立陷阱,不仅会削弱巴西的主权,也将丧失自主发展的空间。卡瓦略主张,巴西应以国家利益为核心,以理性与智慧在多极化格局中开展平衡外交,维护自身独立与战略主动权。

当地时间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马来西亚与巴西总统卢拉进行会晤。美联社

对巴西而言,卢拉总统与特朗普总统之间的峰会是一次重要的外交机遇,但该国此刻依然需要保持警惕:国家利益绝不能屈服于任何形式的压力或胁迫。

好在巴西目前一直坚持着“主权不可谈判”原则。此次会晤为撤销美方对巴西任意征收的关税、取消依据《马格尼茨基法案》而针对巴西联邦最高法院法官亚历山大·德·莫赖斯的制裁、通过外交途径降低美国对委内瑞拉的敌意开辟了前景。卢拉有句话引起了强烈共鸣:“我们将参与处理委内瑞拉问题,因为必须要维护南美的和平。”

然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一番言论暴露了华盛顿对巴西的外交战略意图:“从长远来看,考虑到巴美两国的地理、文化因素,以及在诸多方面的立场一致,把我们而不是中国当成首选贸易伙伴对巴西更为有利。”鲁比奥的言论明显是想强迫巴西与美国战略结盟,在实务层面就是要疏远中国。

外交自主

巴美两国高层进行直接对话无疑是个好现象。只要巴西能充分认清自身利益所在,始终保持行动自主,两国元首之间的沟通就可以加速决策进程、增进相互理解。巴西必须严格以自身实际利益为标准来评估所有美方在经贸或战略方面的提议,里面还不能包括任何涉及地缘政治承诺或结盟的内容。简言之,巴西外交早已摆脱奉行“对美国好就是对巴西好”原则的旧时代。

2025年7月19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宣布对巴西最高法院法官亚历山大·德·莫赖斯、其未指明的法院盟友及其直系亲属实施签证限制。美联社

虚假的“二选一”

“巴西必须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的说法是虚假且危险的。接受这种“必须做出不可避免的抉择”的说法无异于承受外交勒索。巴西是一支新兴力量,是金砖国家成员,而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个拥抱多边合作的伙伴,两国共同构建了“新时代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不会向巴西提出什么政治要求,不要求在外交政策上保持一致,也不会建立军事或意识形态集团。反观美国,历史上则一直在“伙伴”话术与单边、干涉、强迫行为之间摇摆,谋求让他国服从其自身的价值观与利益。因此,巴西总统府和外交部都必须十分慎重,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国家自主。

历史背景与战略清晰

巴西媒体、学界,甚至有些右翼和左翼的人士提出,应在华盛顿与北京之间保持所谓“务实的等距外交”。他们的依据是——虽然常常脱离时空背景——瓦加斯总统在二战前夕同美国和纳粹德国保持了平衡的关系。然而,这是种错误的类比,现在的局势与当时的情况并无相似之处。如今提出的“等距外交”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掩盖了主动放弃清晰战略立场的行为。面对鲁比奥明显带有胁迫和威胁意味的言论,巴西则必须明确表态,现在和将来都不会接受外部势力对谁应该成为该国首选合作伙伴的问题指手画脚,必须以国家利益、多元发展和主权为出发点,自主且不受限地进行选择。

中巴伙伴关系与命运共同体

2024年11月20日,习近平主席访问了巴西利亚并与卢拉总统共同宣布,正式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

两国建交五十年来,双边伙伴关系经受了全球动荡的考验,发展势头稳定、积极。2004年,巴西成为首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拉美国家,又在2012年率先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如今,中国是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双方已在科技创新、清洁能源、基础设施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签署了数十项合作协议。

两国伙伴关系还包括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巴西自身发展计划之间的协同,如“加速增长计划”“巴西新工业计划”“生态转型计划”和“南美一体化路线计划”。双边合作已远超大宗商品贸易,还包括在工业产能、价值链和合作创新领域进行投资。

徐工集团巴西制造基地奠基仪式。徐工官网

在多边舞台上,中国对巴西在推动真正的多边主义当中的努力和其在金砖机制当中的领导作用给予支持。双方的伙伴关系还涉及文化与教育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民间对话。

两国合作在现代化、拓展多元市场,开辟高附加值产业路径事项上为巴西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巴西能够在全球领域强化自身独立自主的身份地位,而不是他国的附庸。

相较之下,美国的对巴策略——试图让巴西的国际往来受制于华盛顿的控制,实际上是要试图以帝国主义地缘政治的逻辑来控制巴西的经济发展。掉入这种“陷阱”意味着放弃自身主权,这对于一个崛起中的国家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独立、积极的外交政策

基于经贸、科技和战略考量,坚持并深化与中国的伙伴关系对巴西而言是正确的选择,这一伙伴关系带来了切实的价值与投资机遇。如果受制于“非美即中”的错误认知,选择自然而然或刻意倒向美国俨然是在战略和主权层面犯错。卢拉与特朗普在吉隆坡的会晤一方面提供了外交途径,另一方面则不该演变为“陷阱”。巴西在会谈中应展现出智慧、坚定和独立自主,以自身利益为唯一导向。巴西的外交政策必须保持积极、自信与主权独立,拒绝虚假的“二选一”设定,捍卫其在多极化世界中作为自由、独立声音而存在的正当地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你的反应是什么?

喜欢 喜欢 0
不喜欢 不喜欢 0
喜爱 喜爱 0
有趣 有趣 0
愤怒 愤怒 0
悲伤 悲伤 0
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