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键矿产大战,这一地区缘何至关重要?
巴西、阿根廷、智利与秘鲁等拉美国家处于全球关键矿物供应链上游,正日益走向中美关键矿产博弈的中心舞台。
对美国而言,拉美是西半球“后院”中的战略要地。近几个月,美方动作频频——从重启墨西哥锑冶炼业务,到提议推动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加大在拉美关键矿产领域的投资,再到在贸易施压中释放收购巴西锂、铌等资源的信号,美国正加紧推动拉美成为“非中加工链”的环节,以此摆脱中国钳制。
与此同时,在全球资源竞争加剧与拉美多国进入大选季的背景下,“资源民族主义”正在该地区持续升温。典型例子是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等“锂三角”国家不再满足于原矿出口,而正通过法规强制外资在当地建厂与技术转移,以在供应链环节捕获更多附加值。此外,稀土储量仅次于中国的巴西,也正将战略矿产视作“国家主权”问题,严控未经增值加工的战略资源出口。
本文作者指出,线下关键矿产已处于一场新的地缘政治竞争的核心,拉美正在其中扮演决定性角色。相较于特朗普政府“复活门罗主义”、关税施压等做法,中国的合作姿态更具吸引力。对拉美国家而言,中美在该地区的博弈,将迫使其不得不“选边站”;但它们自身也希望在吸引投资的同时,提升本国在矿产价值链中的地位,进而获取更多经济与地缘政治利益。
【文/斯科特·麦克唐纳、布雷特·希林,译/姜心悦】
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能源需求,正在重塑全球权力格局,将拉丁美洲置于中美关键矿产竞争的中心地带。
关键矿产——因其在现代制造业与国防供应链中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得名——如今已成为中美地缘政治紧张的核心焦点之一。中国多年来一直在构建占据主导地位的关键矿产供应链,而美国则在设法快速追赶。为此,特朗普政府入股多家关键矿产生产商及勘探企业,这一举措已引起全球矿业及军方的关注。
这些投资大多旨在提升美国关键矿产的供应与加工能力,涵盖稀土、锂、铜等品类。尽管这对美国增强本土关键矿产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言是积极进展,但在获得美国政府投资的企业中,仅有稀土矿商MP材料公司(MP Materials)拥有在产资产。总部位于加拿大、正在内华达州开发大型锂矿的美洲锂业公司(Lithium Americas),预计要到2027年底才会启动生产,2028年方能实现全面投产。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芒廷帕斯的MP Materials稀土矿场 图源:路透社
事实上,美国多数关键矿产项目短期内均难以投产,这将在美国国家安全领域留下一个巨大的空白——毕竟这些矿产在众多商用与军用产品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十年,从锂、铜到用于武器制造的镝、铽等稀土矿物,对所有关键矿产的需求都将持续增长。
鉴于美国本土矿产供应要数年后方能到位,这段时间内美国必须依赖海外合作伙伴。而拉丁美洲矿产资源丰饶,且美国历来深度涉足该地区,它必将成为(美国寻求供应的)前沿阵地。
拉丁美洲长期以来都是矿产资源重镇:其黄金与白银曾是西班牙帝国军事实力的关键支撑;二战期间,其铝土矿与铬曾助力盟军作战;如今,其铜、镍、锂又成为中美地缘经济竞争的核心焦点。拉美地下的关键矿产,是电池、电网、磁体、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及国防装备的核心原料,支撑着能源、技术与军事应用的新时代发展。
拉丁美洲各国在全球关键矿产储量中排名 图源: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经济学人智库(EIU)
人工智能(AI)对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进一步凸显了关键矿产的重要性,以及拉美在这一领域的价值。作为推动计算能力向更快、更强方向突破的核心力量,人工智能将完成下一个重大的科技-工业飞跃。其对电力的需求极为旺盛,目前已给中美等领先国家的电网带来压力。
自2017年以来,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年均增长12%;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这一消耗的增速仍将保持在15%左右。届时,AI专用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将占全球总能耗的约3%,且主要集中在少数的热点地区,以中美两国为主。
中国的先发优势
中国在关键矿产与稀土供应链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不仅掌控着多数关键矿产与稀土的巨大储量,还主导着加工环节——而西方国家在全球化时代任由本土加工能力萎缩,并乐于将这一环节外包。中国也毫不避讳在该领域运用自身影响力。
如今,全球锂、铜、钨、锗等多数矿产的大部分加工环节都由中国主导。其最大优势——也是最能将矿产供应“武器化”的领域——就在于稀土:截至2023年,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近70%,在多种稀土材料的加工环节占比更是超过85%,而美国的产量占比仅为12%。
这种差距使得中国在2025年中美贸易谈判中,能以稀土供应作为筹码——当时中国对国防、能源、汽车等领域使用的七种稀土及磁体实施了出口限制。近期,中国又宣布扩大稀土出口限制范围,旨在进一步强化自身在稀土加工与制造领域的实力。
除关键矿产外,中国在太阳能、风能发电及设备制造领域同样占据主导地位,也是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最高的国家。这些产业都需要大量经本土加工的金属原料。换言之,中国的经济布局与地缘经济战略,正日益围绕“关键矿产主导权”展开。
中国海关10月13日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9月稀土出口环比下降31% 图源:路透社
2000年代初,在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国有企业的支持,以及积极的外交推动下,中资企业开始进军拉丁美洲矿业项目。这些项目往往位于西方企业不愿涉足的地区:要么因资产风险高而让其望而却步,要么因政策限制而难以进入(例如玻利维亚——该国于2006年将天然气行业国有化,此后锂矿领域的外资准入难度极大)。
如今,中国已成为南美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该地区重要的投资来源国,尤其在亟需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供支持。其中部分援助项目属于中国跨大陆发展计划“一带一路”倡议的范畴,例如秘鲁的庞大的钱凯港(Chancay Port)——这个耗资36亿美元的项目,将成为中国在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重要物流枢纽,同时也能加快秘鲁关键矿产向中国的运输速度。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6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参与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37个港口项目,并将钱凯港列为高风险项目 图源:路透社
你的反应是什么?
喜欢
0
不喜欢
0
喜爱
0
有趣
0
愤怒
0
悲伤
0
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