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隆重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80年前,我们的英雄先辈前赴后继,为了祖国不被蹂躏、人民不再遭受苦难,英勇抗战,用了14年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80年后,在这个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大日子里,我们的核心任务之一便是,如何讲好历史真相,如何正确地理解我们的过去。
14年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和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意义何在?中国参与建设的二战秩序,如何影响着当今中国的对外关系?理解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中国当下的外交又如何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如今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又将如何在世界新秩序重建中发挥作用?
观察者网日前连线武汉大学历史学教授胡德坤,请他来回答这些读者关心的问题。胡德坤教授长期从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日战争史、现代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大国海洋政策史、中国海疆史等领域研究,也在担任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学会会长等学术职务。
武汉大学历史学教授胡德坤
【对话/观察者网 高艳平】
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
观察者网:中国人民14年抗日战争,军民伤亡达到3500万人,可能是世界上死伤最多、被战争破坏最严重的国家。14年抗战也给中华民族留下很多宝贵的精神遗产。与此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对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也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所以,首先想请您从国内和国际角度,对抗战胜利的意义分享一下您的看法?
胡德坤:今年是二战胜利8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续时间最长、打得最艰苦的战争,长达14年之久。因此中国成为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是名副其实的。
这场战争,我们和世界各国,包括美、英、苏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共同取得了胜利。战争的胜利,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因为近代以来,中国在抵抗外来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直到抗日战争,我们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它是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
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为什么这么说?中国能取得这次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发展壮大起来的,它充分动员了广大民众,尤其是敌后根据地的人民群众,进行了一场以人民战争为主体的抗日战争。
在同日本军队的战斗中,中国共产党开创性地将游击战争提升到战略高度,农村包围城市,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从抗战初期3万党员,到战争结束时发展为120多万党员;军队也从3万余人发展到127万人,为抗战结束后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图自百团大战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站在抗战最前列,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深得民心。而国民党脱离群众, 进行片面抗战,还在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中连遭溃败,大失民心。
广大人民群众和各阶层人民对都会问:抗战胜利后,为什么国民党在高出共产党几倍兵力的情况下,三年解放战争中会被打垮?就是因为他们不得人心。
人心向背决定战争的胜负。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抗战胜利之后,又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才有了新中国的诞生。因此新中国的诞生跟抗日战争密切相关。
就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民族才真正站起来了。新中国的完全独立,中华民族的复兴才真正开始。因此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方向,使得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最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战胜利动摇了帝国主义侵略式发展模式
观察者网:那么您怎么评价抗战胜利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胡德坤:对于世界历史而言,中国抗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
自从帝国主义出现之后,世界上就形成了一种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是一种侵略型的发展模式,谁占有殖民地最多,谁就发展更快。因此,争夺殖民地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本性。在20世纪初,这个世界已被瓜分完毕。在这个情况之下,后发展起来的帝国主义国家想要占有更多的殖民地,只有从老牌的殖民帝国那里争抢,这就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侵略发展模式没有改变,也就是说,一战以后的国际秩序还是维护殖民体系的旧秩序。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再次爆发,这也是德意日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殖民地、争夺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发起的侵略战争。
这两场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所以人们都在思考能不能改变这种格局,改变这种侵略发展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就起了这个作用。这场战争打败了法西斯,也动摇了殖民主义的统治。
二战胜利之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想重返殖民地,却处处遭到了殖民地人民的抵制和反抗,所以才有了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在战争时期,这些殖民地国家积极参战,他们都为二战做了贡献;战后,他们要求独立,要求解放,也走上开战武装斗争,争取民族解放的道路。所以二战后,殖民体系也就开始崩溃,很多国家走向独立和解放,帝国主义的发展模式也就失去了根基。
因此,二战胜利带来的一个巨大改变就是,世界主流的发展模式从原来的侵略发展模式改变为战后的自我发展模式。也从战争与动荡的时期,转变成战后的和平发展时期,才有了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创建。所以说,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历史而言,也是一次重大转折。
或者说,战后的和平力量、社会主义力量、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不断增长,使得这个世界不再是帝国主义国家为所欲为的时代,也不是由帝国主义国家决定其他国家利益的时代。战后的世界,以联合国为核心,建立了国际新秩序,为各国的独立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这场战争是改变世界的战争、改变时代的战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观察者网: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您刚刚说的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和战后国际秩序建设当中,也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吧?
胡德坤:那当然。中国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战时我们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东方国家,有权成为战后秩序的设计者。在联合国创立之后,我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始终代表了殖民地国家和中小国家的利益。
从这点上来讲,中国抗战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殖民地国家、对弱小国家都是一种鼓舞。
1945年,董必武在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上签字。
我们都一直在呼吁和坚决支持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尤其是中国周边的国家,这对于整个殖民体系的崩溃,也起到非常大的表率作用。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改变了战后的国际格局。不仅是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民族独立加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而且也因为,中国也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一个榜样,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所以,中国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战时的贡献,我们在战后的贡献是历史的一种延续和发展。中国的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意义,反映在了战后国际关系、中外关系的方方面面。到现在,我们看整个国际社会许多问题,还跟二次大战密切相关。
你的反应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