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俄罗斯的财富,为何都流向了这座滨海小城?

【视频/曹丰泽】
整个俄罗斯远东的繁荣都偷偷塞给了海参崴,距离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整整9300公里,相隔7个时区,为俄罗斯统治的神经末梢。但就是这么个不管距离上还是名字上都像是边角料的地方,居然异乎寻常的繁荣。从俄罗斯中部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往东算,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海参崴是最大、最发达的城市,没有之一。对于这里来说,莫斯科是一个远在半个地球之外的首都,穿过9300公里之后,它的权威已然微乎其微。
海参崴的繁荣究竟来自哪里?这座远东最大的城市与一个典型的俄国城市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俄乌冲突又给它带来了哪些影响?
今天咱们就来系统地聊一聊海参崴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与畸形的繁荣。
大家好,我是尖峰苏打,在我们种地的那座远东小镇待久了之后,突然来到海参崴的时候,确实会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其实海参崴并不大,据统计常住人口只有60万人,市中心的面积只有二三十平方公里,一脚油门就能出了。城区如果放在我国,只能算是一个小型地级市,然而放在俄罗斯远东,海参崴就繁华得有些不协调了。
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以东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海参崴是仅有的一座大到会堵车的城市。除了它之外,绝大多数的土地上都是走一天也见不到人的无人区,偶尔出现的定居点通常也只有几千人。总人口能达到10万的城市,满打满算不超过10个。外东北地区因为纬度相对较低,在俄罗斯远东已经算是比较繁华的地区了,但你仍然可以开车,半个小时看不到一个村子,仅有的定居点也是人口凋敝。
海参崴街道视频截图
更奇特的还不是存量,而是趋势。在之前的视频中,我曾经提到,整个俄罗斯远东地区由于缺资金、缺人口、缺组织,已经呈现出一种重度衰落不可逆转的趋势。不要说发展了,即使现有的城镇也在一天天地沦为废城和无人区,大片的优质耕地面临撂荒。然而海参崴的发展趋势却仿佛和这些广袤的远东地区正好相反。
从8年前我第一次过来开始,我每次来海参崴都能明显感觉到这地方比我上次来更繁华、更热闹,也更拥堵了一些。2017年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感觉还好,酒店价格低廉,全是空房,市区也不怎么堵车,一般的饭店也不排队,坐下就能点餐。但是一年年过去,海参崴变得越来越堵,还又新盖了几座大商场,新修了大桥,消费能力越来越强,物价越来越高。
尤其是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海参崴的热闹繁华甚至好像又上升了一级,已经让我这个地广人稀爱好者感觉有点生理不适了。我们知道俄罗斯国家虽然大,但是绝大多数的俄罗斯人都生活在俄罗斯国土最西边的那个小角上,经济重心就是莫斯科到圣彼得堡这一小块在总共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核心区不超过200万平方公里。我们知道在一个统一的经济体当中,其内部的经济应该是紧密联系的,不然它就不该叫一个经济体。那么海参崴该怎么和9000多公里外的俄罗斯核心经济区联系呢?答案是没法联系。
要想穿越这9000多公里,你有两条运输线路可以选择,要么坐年久失修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晃悠十多天,一点点摇到莫斯科。要么从海参崴坐船绕过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以及巴伦支海,最后抵达圣彼得堡,难度相当于北京爱上西雅图的两倍。最后的结果就是从海参崴到俄罗斯核心区之间互相运输任何商品,几乎都是没有经济学意义的,它俩根本就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经济体。莫斯科他们西边循环西边的,海参崴这东边循环东边的。
离得远这件事不光影响经济这一块,更影响行政这一块,要知道俄罗斯它不是苏联,它的国家组织形态并不严密。因为实在地广人稀,中央很难管得到太过遥远的地方,何况是海参崴这种距离莫斯科9300公里的城市,这就使得海参崴的地方自治权实际上非常之大,他们在这边干了什么,莫斯科也没法完全知道,更没法去直接管理。
咱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俄罗斯是一个靠右行驶的国家,跟中、美、德、法这些大陆国家一样,驾驶员应该是坐在汽车的左边,这叫左舵右行。而日本、英国这些岛国则完全相反,他们靠左行驶,驾驶员坐在右边,这叫右舵左行。那么正常来说,海参崴作为一个俄罗斯的大城市,大街上应该都是左舵车,对吧?但是海参崴路上跑的,少说得有80%是右舵车,这就使得海参崴乃至整个远东地区都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右舵右行,就是说你司机坐右边,但是你还得靠右行驶,离谱吧。
这样开车不仅视线会被前面的车卡得死死的,而且如果你想超车,就得把整辆车探出大半个身子,才能知道对向车道有没有一辆全险半挂,正在与你双向奔赴,纯纯的极限运动。
那海参崴的这些右舵车是哪来的呢?没错,你看一眼车的牌子就知道了,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日本车。毕竟莫斯科太远,东京太近,俄罗斯的关税那么高,居民又有用车的需求,正规渠道进口的车买不起,那你说怎么办?当然是走私了,日本既能生产车,离得又比较近,脑子又比较活泛,就它了。
就这样,这些原本在日本生产,原本要在日本国内销售的右舵车,就通过一些灰色渠道进入了海参崴,在海参崴大卖特卖,在俄罗斯的绝大多数城市,传统上卖得比较多的是欧洲品牌的车。因为欧洲国家跟俄罗斯很多工业标准都是通用的,文化情感上也更接近,所以俄罗斯市场最认的就是欧洲车。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制裁,中国车就大量进入了俄罗斯市场。现在俄罗斯市场上销售的1/4的车都是中国品牌,最受欢迎的是奇瑞、理想、吉利这些品牌。但是海参崴,人家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管是中国车还是欧洲车,那都不是最多的,最多的还得是日本。
走私车这事非常好理解,你想想正规渠道进口的车在价格上怎么跟走私车竞争,那自然而然的就被走私车排挤出了市场。可是你说这种事,远在天边的莫斯科怎么管呢?当然是管不了。就这样,海参崴就拥有了全俄罗斯独一无二的交通规则,而少了一大半关税开支的走私车,自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海参崴的经济活力。
你的反应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