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访华在经济上获得了什么?

尽管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对中国的访问以及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谈带有政治色彩,但经济层面仍在两国领导人的非正式会谈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贸易、能源、投资和交通问题获得了广泛关注,双方都认识到经济已成为双边关系的核心。
对这一维度的关注源于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贸易额在2024年达到历史最高点,尽管在今年有所下降,这也使得寻找促进贸易的新机制对双方来说都变得紧迫。
西方制裁及其影响
普京的访问还具有明显的经济维度,这与西方对莫斯科制裁的影响有关。西方冻结了俄罗斯约3000亿美元的黄金和外汇储备,并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系统之外,还对西方技术施加了限制。
在此背景下,中国似乎是俄罗斯经济的“救生圈”,使其能够继续为乌克兰战争提供资金。
随着西方指控一些与中国政府有关联的中国公司向俄罗斯提供战略金属,例如镓、锗和锑(这些金属在无人机和导弹等敏感行业中必不可少),这一作用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这些指控在克里姆林宫寻求通过替代伙伴关系来弥补西方限制造成的损失之际显得尤为突出。
贸易数据与挑战
经济学家维克多·拉雄认为,普京访问的最主要目标是解决在制裁背景下俄中经济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他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指出,两国贸易额在2025年达到约2350亿美元,但在前7个月同比下降了8%。
他将这种下降归因于几个因素,包括全球能源价格下降10%至15%,以及卢布兑人民币升值约17%,兑美元升值21%。
尽管存在这些障碍,拉雄强调,两国之间本币结算的贸易额已达到90%以上,这是一种质的飞跃,并限制了西方制裁的影响。
增长前景与恢复势头
拉雄补充称,普京在北京举行的会谈可能会为贸易关系注入新的动力,他指出,如果进出口部门恢复活跃,并且卢布与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重新评估,贸易额可能会在今年年底恢复增长。
这些预测对中国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中国也面临着与美国的贸易战压力以及对美贸易额的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亲近似乎是双方的战略补偿。
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的共同利益
经济学家维亚切斯拉夫·普里科丁解释称,中美贸易战促使中方寻找替代市场,而俄罗斯正是其中的首要选择,此外还有金砖国家和非洲。
他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指出,中美贸易争端使两国贸易额降至19年来的最低水平,美国从中国的进口下降了约36%。
这种下降增加了俄罗斯作为中国产品有前景市场的重要性,而俄罗斯则受益于中方在西方日益增长的抵制下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能源买家。
因此,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经济的重要生命线,不仅通过购买石油和天然气,还通过供应西方不再提供的关键设备和技术。
协议与总结信息
在普京访问北京期间,双方签署了天然气供应协议,供应量接近俄罗斯此前向欧洲出口的水平,这明确表明其能源路线正在转向东方。通过这种方式,俄罗斯的说法——“莫斯科并未被孤立”——获得了实际意义。分析人士还认为,如果经济对抗继续下去,西方可能会发现自己被孤立。
普里科丁总结道,在新的多极世界中,俄罗斯通过与中国的伙伴关系而不再仅仅是寻求规避制裁的一方,而是一个正在寻求比乌克兰战争前更有效地制定自身利益的国家。
你的反应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