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台湾人会意识到,祖国大陆才是自己的靠山

九月 3, 2025 - 21:58
 0  0
更多台湾人会意识到,祖国大陆才是自己的靠山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这十六个字,精准诠释了此次国家纪念活动的宏大宗旨与深远意义。庄严的阅兵式,承载着14亿多中国人民的集体意志,也汇聚了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共同期许。在这场盛会上,来自台湾地区的同胞代表坐在观礼台前,近距离感受着这场举世瞩目的盛会。

观察者网在阅兵后第一时间连线了著名台湾统派工作者、时政评论员王炳忠先生,请他讲述现场的震撼场景,畅想未来祖国发展与两岸统一。

【对话/观察者网 唐晓甫】

观察者网:炳忠老师您好,先请您介绍一下您在阅兵现场的见闻与感受吧?

王炳忠:现场的感受应该用两个“热”来形容。第一个“热”,当然是指天气的炎热。大家都在烈日下暴晒,我用手机拍照、录像时,设备好几次跳出“温度过高”的警示,只能停几秒钟,甚至要等上一两分钟才能继续拍摄。这就是外在的“热”。

第二个“热”,当然是内心的“热”,在现场我感受到了内心由衷的热情澎湃和激动。这是我人生第二次参加九三阅兵。第一次参加祖国大陆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的九三阅兵式,是在十年前的2015年。那时我还是一个28岁的小伙子,尚不及而立之年;如今我已38岁,年近不惑。

能再次参加九三阅兵,我的内心自然是十分激动且无比荣幸,真的有种此生足矣的感觉。这段经历将是我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极其深刻的记忆。同时也难免感叹:十年过去,许多人和事已然发生变化。当年与我一同参加九三阅兵的统派先进、前辈与战友,有好几位已经离世。

记得当年我曾陪伴过一位来自台湾、曾与大陆交战、在大陆被俘的“黑蝙蝠中队”老兵,张立义先生。十年前,他已年逾九十,完全抛却历史恩怨,参加九三阅兵。所以对我而言,九三阅兵本就具有超越党派、超越国共、超越两岸的政治意义。毕竟当年的抗战就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的全民族抗战。

如今张先生已辞世,更添几分唏嘘。我始终相信,虽然经历过抗战的一代人会逐渐离开我们,但那份抗战精神,将永远流传。

观察者网:这是您第二次参与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相比十年前,您觉得发生了哪些变化?

王炳忠:我觉得,在十年前大陆首次为纪念抗战胜利举办阅兵时,重点更关注对历史的论述。十年前,我们会通过现场大屏幕和讲解不断回顾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抗联到国共合作抗日的历史。现场也不停地强调不同党派、不同团体、不同阶层在不同地域共同参与了这场民族抗战的历史。

王炳忠先生在天安门广场右侧的观礼台 作者供图

而今年阅兵,“过去”的篇幅相对少了一些,更多聚焦“未来”。这是因为抗战历史大家已十分熟悉,大陆平日里也做了大量介绍。所以在这样一场有众多国际政要观礼的大会上,更重要的是向世界宣告中国的立场。

我们都知道过去十年风云激荡,国际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再度挑起贸易战、关税战、科技战,那种孤立主义与霸权主义的气焰又回来了。因此,这次纪念大会把重点更多放在向全人类宣告:

这是一个我们到底要选择和平还是战争的重要关头;这是一个我们到底要选择对话还是对抗的重要关头;这是一个我们到底要选择如何面对当前变化的重要关头。所以,我们是要合作还是真的要走回过去的老路?在21世纪是不是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

因此,我觉得这次的阅兵更多是在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有人炒作这次阅兵是“秀肌肉”,但“秀肌肉”并不代表热爱战争,而是在表明我们具备充分武备与实力,使他人不能欺负我们。

八十年前,中华民族一度濒临亡国灭种,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最终先烈们以牺牲为代价换来了胜利。如今我们当然不可能再回到那种境地,现在也没有人敢再欺负我们。我们还要展现团结并扶助其他弱小民族的能力。

当前,许多人饱受美国重启孤立主义、霸权主义之苦,遭受近乎强盗式的掠夺,这就是一种另类的战争。中国此刻扮演的角色是维护正义的老大哥,天安门城楼上的标语“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这不是过时口号,在当下反而更有意义、更为耀眼。

现在中国就是在带头团结一切热爱和平、不愿被霸权欺凌的力量。所以我们在现场也看到了人民在高呼那“三个万岁”:人民万岁、正义万岁、和平万岁。

你的反应是什么?

喜欢 喜欢 0
不喜欢 不喜欢 0
喜爱 喜爱 0
有趣 有趣 0
愤怒 愤怒 0
悲伤 悲伤 0
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