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珠宝:欧洲殖民主义掠夺非洲钻石的遗留问题

19世纪60年代,南非一颗钻石的光芒吸引了一批英国淘金者,开始了以殖民主义为幌子对非洲国家财富的掠夺,并持续至今。
非洲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大陆,蕴藏着珍贵稀有的矿产。仅非洲就出产约3500万克拉的钻石、数量相近的祖母绿、约150吨的红宝石和蓝宝石原石以及近1000吨的黄金,总价值达600亿美元。包括南非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在内的非洲国家,占全球钻石产量的近四分之一。
非洲丰富的宝石储量或许能够终结贫困、饥荒和种族战争,前提是它们能够摆脱殖民主义、西方企业以及与民兵和叛军的联盟这三位一体的束缚。最终,一些浸透鲜血的宝藏最终会落入土地所有者手中。
从非洲瓶子里出来的钻石精灵
自中世纪欧洲人首次踏足非洲大陆以来,非洲大陆的历史就充满了黑暗的篇章。奇怪的是,随着世界文明的进步,非洲国家却成为殖民者对原住民施暴最残酷场景的发生地。其中一些场景被记录在类似恐怖电影的历史著作中,例如屠夫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在刚果的屠杀,以及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纳米比亚的屠杀。
在殖民帝国竞争最激烈的时期,非洲大片土地的自然恩赐变成了诅咒,就像希腊神话中潘多拉魔盒的故事一样,这并不奇怪。
在这个神话中,一位名叫潘多拉的女子打开了大神宙斯赐予她的一个盒子,尽管宙斯曾命令她不要打开它。然而,她违抗了宙斯的命令,世间所有的邪恶都从盒子里逃了出来。当她关上盒子时,一束耀眼的光芒从盒子里散发出来。
这是一个关于贪婪与邪恶的励志故事,它令人联想到南非发现钻石的历程,南非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钻石产地之一。一个小女孩偶然发现了一颗闪耀的钻石,吸引了英国商人,他们从英国出发,背上行囊,前往非洲最遥远的角落。在那片土地上,每发现一颗闪耀的钻石,都预示着邪恶的扩张,如同潘多拉魔盒般。
布拉姆·扬西(Bram Yancey)的研究报告《非洲钻石产地史》讲述了吸引英国宝石商人前往南非的奇特故事。他说道,“一百多年来,非洲出产了大量钻石和其他重要宝石。”
关于这颗钻石的发现,说法不一。1867年7月16日,《卡尔斯伯格广告报》首次提到了钻石的实际发现地点,当时是一个名为“德卡尔兹”(De Calz)的农场。文章称,亨德先生和他的比利时合伙人蒙斯卡纳在那里勘探,并发现了更多钻石。
然而,《伦敦艺术协会杂志》以及一份日期为 1868 年 6 月 23 日的备忘录指出,这颗钻石最初是由一位年轻女孩发现的,她是一位名叫丹尼尔·雅各布斯的贫困农民的女儿,住在德卡尔兹。女孩的发现引起了邻居的注意。
消息传到伦敦,钻石从女孩身上取下,送交宝石学家检验,宝石学家立即确认,这是一颗21克拉的钻石,价值500英镑。宝石学家随后将钻石送往开普敦的殖民地大臣。
同一项研究还指出,伦敦著名珠宝商哈里·伊曼纽尔 (Harry Emanuel) 于 1868 年派遣矿物学家詹姆斯·格雷戈里 (James Gregory) 前往南非调查勘探钻石矿床的可能性。
在1889年至1959年的近一个世纪里,非洲大陆,尤其是南非,主导着钻石生产,占全球产量的80%以上。然而,任何思考过那段时期的人都会知道,在整个那个世纪里,殖民帝国以牺牲非洲国家原住民为代价,实现了巨大的繁荣。
19 世纪 70 年代初,南非掀起了对钻石的疯狂勘探热潮,先是由一群商人主导的,后来公司成立,并把全部力量投入到这片土地上。
此前不久,英国矿物学家詹姆斯·格雷戈里于1868年启程前往好望角殖民地,进行了初步探索,后因气候炎热、生活条件恶劣而被放弃。
这项研究名为《非洲钻石产地史》,其中指出:“1870 年 1 月,大多数工人离开前往瓦尔河。当时正值盛夏,他们的水资源即将耗尽,而且他们听说了罗尔斯顿集团在皮内尔地区成功找到钻石的消息。
1871年7月中旬,在一座名为科尔斯堡(Colesberg)的低矮石灰岩山脚下发现了钻石,这座山后来成为了金伯利矿。1871年7月21日,这座山被宣布为公共采矿点。
金伯利钻石的发现归功于英国人弗利特伍德·罗斯托恩 (Fleetwood Rawstorn),他在金伯利钻石开采鼎盛时期初期领导了一支团队在科尔斯堡山 (Colesberg Hill) 进行开采。
然而,罗斯托恩团队似乎伪造了原始发现者的身份,以声称拥有挖掘权。历史记载称,山上钻石的发现归功于弗利特伍德·罗斯托恩手下的一位名叫达蒙的非洲仆人。然而,英国人及其团队迅速将这一发现登记在册,提交了正式的勘探申请,并声称自己是第一个在山上发现钻石的人,而这座山后来成为了南非最大的钻石矿之一。
在戴比尔斯等巨头公司加入钻石热潮之前,罗斯托恩集团成为从个人勘探到有组织投资转变的关键环节。
这份题为《非洲钻石产地史》的研究报告指出:“到 1883 年,金伯利矿的所有钻探作业均由少数几家公司控制,其中最重要的是英国巴纳托家族控制的金伯利中央钻石公司,以及由巴黎罗斯柴尔德家族经营的法国公司。”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戴比尔斯进行重组,并收购了在那里运营的德国公司的股份,将其对钻石贸易的影响力延伸至今。
尽管罗斯托恩团队为了获得钻石开采权而成功伪造了真相,但这颗英国皇冠宝石依然是英国掠夺南非钻石矿时期的见证。每当英国女王骄傲地戴着王冠,手持权杖出现时,这颗历史上最著名的钻石——“非洲之星”便闪耀着光芒,提醒着我们黑暗的殖民历史,以及数十年掠夺的见证。
1905年,一颗巨大的“非洲之星”钻石在南非库里南矿被发现。它后来成为英国王室的藏品,并被分割成大小不一的碎片。其中一些碎片装饰着王冠和权杖,而另一些则被用作玛丽女王及之后英国王室成员的珠宝收藏。
纳米比亚种族灭绝:钻石还是死亡
事实上,南非并非唯一一个在殖民时期及之后遭受西方宝石掠夺的国家。半岛电视台研究中心的一项名为《国际竞争中的非洲矿产:利害关系与结果》的研究指出,纳米比亚自19世纪末开始的长期历史中也经历了与南非类似的掠夺。
1894年1月,德国在纳米比亚发现了巨大的钻石矿藏。为了保护其从竞争对手法国和英国手中窃取纳米比亚财富的权利,威廉二世皇帝宣布纳米比亚为德国殖民地。这一声明随后引发了20世纪的第一次种族灭绝,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被“清洗”殆尽。
这份题为《国际竞争中的非洲矿产:利害关系与结果》的研究报告指出,“1904年10月2日,德国将军洛塔尔·冯·特罗塔对赫雷罗人判处死刑。判决书规定,赫雷罗人不再是德国臣民,如果不服从,他们必须在离开或死亡之间做出选择。任何在纳米比亚境内被发现的人,无论是否携带武器,都将被处决。如果不服从,妇女和儿童将被驱逐出境或处决。”
让赫雷罗人知道,帝国不会囚禁男性俘虏,而是会处死他们。这是我对赫雷罗人的决定。” 赫雷罗人没有遵从,大约90%的赫雷罗人在1904年至1908年间被灭绝。
1908年,德国在纳米比亚发现了钻石,兰茨公司等德国公司开始在那里密集开采已发现的钻石矿。负责管理殖民地经济的德国西南非洲殖民协会为德国公司勘探和开采钻石矿铺平了道路,并为其在当地开展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政治和后勤支持,尤其是在德国对发现钻石的地区实施禁令,禁止当地居民进入或接近这些地区之后。
殖民势力展开了一场疯狂的竞赛,试图控制尽可能多的贵金属和宝石矿。到了20世纪,钻探机已经开辟了非洲大部分地区,英国和德国也像法国一样,攫取了其他非洲国家的资源,从地下财富中分得一杯羹。法国国家矿业公司主导着马里、塞内加尔、苏丹和中非共和国的采矿业务。
刚果:在比利时殖民主义与企业殖民主义之间
1870年至1900年间,几乎整个非洲都处于欧洲殖民国家的控制之下,这些国家根据1885年的《柏林条约》瓜分了非洲大陆。几十年来,殖民国家不但没有发展自己的殖民地,反而疯狂地掠夺殖民地的自然资源。
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所有非洲国家都获得了独立。然而,欧洲矿业公司不愿放弃其特权,即使在这些国家独立后,他们仍然继续在这些国家开展业务,用尽一切手段开采贵金属和宝石矿。
数十年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沉重地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身上。尽管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贫困却依然困扰着这片大陆的大部分地区。讽刺的是,刚果民主共和国,比利时矿业公司“四蒙尼尔”(Four Minières)于1912年在此发现了钻石,如今却是世界第三大钻石原石产地。然而,以其钻石中心闻名的奇卡亚镇的居民却生活赤贫。
非洲发展基金会2014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奇卡帕周边地区82%的家庭居住的房屋是泥墙、土地板和茅草屋顶。该研究还显示,大多数农村家庭缺乏电力和饮用水,主要依赖原始水源。近30%的家庭没有厕所。
西方公司不仅垄断了非洲宝石和矿物的开采,联合国的报告也证实,包括大型企业在内的许多公司正在非法开采刚果的自然资源。2002年10月21日,联合国一个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比利时矿业公司与从刚果走私钻石的组织有关联。该报告列举了Assa Diam、Sierra Gem Diamonds和Ecogem等公司。
上述提到的比利时公司并非唯一参与非法开采刚果自然资源的公司。报告还指出,英美资源集团和戴比尔斯两家英国公司也参与了对刚果民主共和国资源的不道德开采,并建议对这些公司实施财务限制。
2002年10月24日,联合国刚果民主共和国非法开采自然资源和其他财富问题专家小组主席马哈茂德·卡西姆表示:“精英网络对刚果民主共和国经济的控制远不止珍贵的自然资源,还包括土地、财政收入和一般贸易。这些网络与有组织犯罪集团(其中一些是跨国组织)合作,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犯罪集团被用于秘密军事行动、洗钱和非法交易。这些活动耗尽了刚果民主共和国国家和地方的国库收入,并剥夺了民众的基本服务。”
20世纪90年代,非洲南部经历了血腥的十年,种族冲突夺去了数千人的生命。在血腥屠杀中,西方公司和欧洲商人千方百计地寻找通往该国珍贵宝石和金属矿的途径,包括与控制该国的冲突各方秘密结盟,以确保他们的采掘活动。
到了21世纪,一份联合国报告揭露了其中一些联盟,并公布了一份详尽的名单,列出了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血腥内战期间参与非法开采自然资源的公司和个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名字之一是乔治·福雷斯特,他是一位比利时人,与刚果一家国有企业建立了联系,并创立了一家专门生产和销售军事装备的公司。
一份2002年的联合国报告指出:“21世纪初,福雷斯特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建立了广泛的矿业联系网络,并得到了比利时某些政界的大力支持,他的一些公司就设在比利时。他的活动受到了严厉批评。一份比利时外交电报显示,福雷斯特先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矿业部门实施了一项资源枯竭战略,最近,比利时参议院就他涉嫌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进行资源开发调查。”
联合国报告还指出,跨国公司Oryx与Avent Air存在密切关系,后者是一家军事公司,参与了1999年至2001年期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的轰炸行动。Oryx还与比利时矿业公司Abadiam和钻石贸易公司Assa Diam有关联。这些公司与英国戴比尔斯公司、美国America Minerals Fields公司和德国拜耳公司一起,被指控从事非法贸易和走私从刚果民主共和国掠夺的钻石。所有这些公司都被指控违反了全球经济原则。
谋杀、强奸和酷刑:西方公司在坦桑尼亚的丑闻
西方公司不仅掠夺非洲国家的财富,还对当地民众实施了各种形式的暴行,包括谋杀和强奸。这些袭击已被国际组织的报告记录在案。
2020年,英国非政府组织“里德”发布了一份报告,其中包含英国佩特拉钻石公司运营的坦桑尼亚威廉姆森钻石矿中被警卫强奸和枪杀的人们的恐怖证词。
一名受害者讲述了2017年遭受警卫严重虐待的经历。他说,“我当时正在勘探钻石,被威廉姆森矿的两名警卫抓住了。他们用棍棒殴打我,然后放出他们的狗,狗咬了我身上的各个部位。他们开枪打了我,拔掉了我的一根指甲。我失去了意识,他们把我丢在那里等死。”
另一名受害者的证词写道:“2018年,我和几个朋友一起砍柴做饭。警卫来了,我们都逃跑了,但我怀孕三个月,跑不快,所以他们把我抓了。他们说我被捕了,把我放在灌木丛里的大树叶上,轮流强奸我。他们力气太大,我没能自救。”
这些令人震惊的证词连同其他数十份证词一起被收录在“里德”报告中,各组织试图记录佩特拉钻石公司直接犯下的侵权行为,这使得该公司成为众矢之的。
一份题为《佩特拉钻石公司试图澄清其在坦桑尼亚的不光彩过去:在威廉姆森钻石矿发生严重侵犯人权事件后,在确保治疗机会和恢复社区关系方面面临的挑战》的报告指出,该公司自2011年以来一直被指控犯有严重侵犯人权行为,包括“殴打、酷刑、非法拘留、滥杀无辜、性暴力以及杀害进入威廉姆森钻石矿广阔区域寻找钻石、放牧牲畜或收集柴火的当地居民”。
针对佩特拉钻石公司的指控风暴并非一帆风顺。2020年,英国律师事务所李·戴(Leigh Day)代表受害者及其家属,以威廉姆森钻石有限公司(Williamson Diamonds Limited)大股东的身份,向英国高等法院对该公司提起诉讼。
在提起诉讼的同时,佩特拉的中央管理层对这些指控进行了调查,承认矿场的私人保安和威廉姆森钻石公司的警察造成了人员伤亡和对入侵者的虐待。
数十名受害者的证词揭露,除了对当地居民进行残酷袭击之外,西方公司还剥削童工,这些童工大多是矿场的全职工人,每周工作六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7点。与此同时,这些公司还吹嘘自己从宝石贸易中获得的额外利润。2019年,佩特拉钻石公司宣布威廉姆森矿的产量已达到4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产量达40万克拉。
钻石换武器
20世纪90年代,在血腥的种族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西方开采黄金、钻石等宝石和稀有矿物的公司却依然肆无忌惮地继续开采。“血钻”一词由此诞生。
让-弗朗索瓦·奥罗等研究人员在题为《非洲地缘政治中的钻石》的研究中指出,“血钻”现象的谴责最早始于1999年6月的安哥拉,当时加拿大要求安理会对安哥拉钻石实施禁运,因为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安盟)利用钻石贸易为其武装行动提供资金。
研究指出:“钻石在安盟的政治和军事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钻石有助于安盟继续出售毛坯钻石换取现金,并将其兑换成武器。其次,钻石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安盟赢得盟友和维持外部支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哥拉的每个派系都受益于大量的外部支持。只要安盟依赖南非和美国情报界的支持,钻石就不会成为冲突的焦点。”
事实上,在安哥拉动乱之初,钻石并非冲突的主要根源,但当安盟控制了钻石矿后,它与西方结成了可疑的联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情况则截然不同。自冲突爆发以来,钻石一直是冲突的核心,也是交战各方的战略考量。
这项名为《非洲地缘政治中的钻石》的研究指出,“独立和欧洲人离开后,钻石资源丰富的开赛省寻求建立一个独立国家。
比利时暗中支持这些分裂活动,将其视为对抗时任总理帕特里斯·卢蒙巴的马克思主义政策的一种手段。但显然,如果没有这些地区宝贵的自然资源,这些分裂主义野心根本不可能出现。同样,在刚果民主共和国,1990年至1993年间也发生了多次动乱,蒙博托的军队军饷匮乏,控制力薄弱。
他不愿让军队叛乱,决定给予其他军人自筹资金、自主经营的自由。这无疑是一种终极的机会主义逻辑,因为军队本身就助长了与邻国的走私、军火贩运以及外国影响力的加强。
国家虚弱自然导致刚果正规军的衰弱,并被雇佣兵所取代。英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的公司纷纷加入战局,开采钻石矿并与武装民兵建立秘密关系,以维护自身利益并继续其行动。联合国报告显示,比利时和英国的贸易商和公司通过购买矿物或宝石与非洲国家的武装民兵进行交易。
这些公司中包括英国公司Afrimax,该公司被指控从与武装团体有关联的团体进口矿产。根据联合国刚果民主共和国资源开发问题专家小组2001年和2002年的报告,比利时公司Balco Diamonds参与了一项从刚果基桑加尼市一家办事处购买钻石的协议,该办事处由卢旺达支持的刚果民盟戈马运动控制。这家比利时公司被指控从冲突地区购买钻石,并间接为战争提供资金。
简而言之,这就是富人的脖子上和国王的王冠闪耀的钻石所掩盖的真相。
你的反应是什么?






